资材业农化频道 | 温室频道 | 饲料兽药频道 | 农业机械 种植业蔬菜频道 | 水果频道 | 园林频道 | 茶叶频道 | 大田频道 | 药材频道 养殖业水产频道 | 畜牧频道
| 农业网主站 | 注册 | 登陆 | 取回密码 | 邮件 | 人才 | 展会
热点搜索: 铁观音 普洱 岩茶 红茶 绿茶 乌龙 茶具
茶叶网首页 > 茶叶资讯 >茶具茶机 > 正文

茶具茶机

有时候茶具不泡茶也会有清香(图)
茶叶网 来源: 东南网茶叶频道 时间:2011/12/7 【  】 【打印】【关闭

  唐宋以来,陶瓷茶具明显取代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这还与唐宋陶瓷工艺生产的发展直接有关。一般来说,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瓷器生产开始出现飞跃发展,隋唐以来我国瓷器生产进入一个繁荣阶段,所生产的茶具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很多时候茶壶不泡茶自然香,令人惊叹。瓷库中国专家从科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一下两个方面。

  其一,人体的嗅觉比味觉发达,所以更加容易体验到纯粹只经过鼻腔的香气,如果将注意力一味地放在不结合茶汤和独立的嗅觉上,就会被钝化了。

  其二,不论何种茶类,只要茶香的挥发性高,就会在杯具上留下令人愉悦的气味。人体嗅觉具有灵敏性优势,长期关注杯具上的气味,会对此形成依赖,以致一叶障目。

  但并不是仅仅只有茶具香的特点,唐代的工艺也是非常的突出的。如唐代的瓷器制品已达到圆滑轻薄的地步,唐皮日休说道:"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磁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当时的"越人"多指浙江东部地区,越人造的磁器形如圆月,轻如浮云。因此还有"金陵碗,越瓷器"的美誉。王蜀写诗说:"金陵含宝碗之光,秘色抱青瓷之响".宋代的制瓷工艺技术更是独具风格,名窑辈出,如"定州白窑".宋世宗时有"柴窑".据说"柴窑"出的瓷器"颜色如天,其声如磐,精妙之极".

  北宋政和年间,京都自置窑烧造瓷器,名为"官窑".北宋南渡后,有邵成章设后苑,名为"邵局",并仿北宋遗法,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为"内窑".内窑瓷器"油色莹彻,为世所珍。"宋大观年间(1107-1110年)景德镇陶器色变如丹砂(红色),也是为了上贡的需要。大观年间朝廷贡瓷要求"端正合制,莹无瑕疵,色泽如一。"宋朝廷命汝州造"青窑器",其器用玛瑙细未为油,更是色泽洁莹。当时只有贡御宫廷多下来一点青窑器方可出卖。"世尤难得".汝窑被视为宋代瓷窑之魁,史料说当时的茶盏,茶罂(茶瓶)价格昂贵到了"鬻(卖)诸富室,价与金玉等(同)."世人争为收藏品收藏,除上例之外:宋代还有不少民窑,如乌泥窑、余杭窑、续窑等生产的瓷器也非常精美可观。一言蔽之,唐宋陶瓷工艺的兴起是唐宋茶具改进与发展的根本原因。

茶叶网编辑:agronetlx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茶叶网(www.agrotea.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茶叶网”(www.agrotea.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茶叶网(www.agrotea.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茶叶网(www.agrotea.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茶叶网(www.agrotea.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茶叶网”(www.agrotea.com)联系。

热点新闻

·婺源绿茶:千年茶乡的匠心之作
·勐腊县: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陕西省安康市:秦巴明珠续写香茗传奇
·湖南双牌:苦瓜红茶受欢迎(图)
·临沧创新思路造“天下茶仓”(图)
·云南绿春县:一片茶叶的“致富经”(图)
·信阳浉河区:茶乡的“扮靓秘方”(图)
·上半年农民收入增6.6%,农业农村经济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