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材业农化频道 | 温室频道 | 饲料兽药频道 | 农业机械 种植业蔬菜频道 | 水果频道 | 园林频道 | 茶叶频道 | 大田频道 | 药材频道 养殖业水产频道 | 畜牧频道
| 农业网主站 | 注册 | 登陆 | 取回密码 | 邮件 | 人才 | 展会
热点搜索: 铁观音 普洱 岩茶 红茶 绿茶 乌龙 茶具
茶叶网首页 > 茶叶资讯 >茶叶文化 > 正文

茶叶文化

湖南也产好茶—湖南十大名茶
茶叶网 来源: 互联网 时间:2011/1/17 【  】 【打印】【关闭

  长沙城里人爱喝外地茶,这已是司空见惯的事。到别人家作客,主人拿出好茶招待往往还要先申明一下:这是从某某地方带来的好茶。在他们看来,好象用本地产的茶待客就显得不客气一样。而城里人到乡下作客,乡下的主人则往往首先告诉你,这是我自己做的茶。名贵的茶固然有它的独到之处,自产的茶却不乏泥土的香味。城里人慕的是虚荣,乡里人图的是实在。

  其实,早在两千年前,湖南就已经是全国有名的产茶之地了。炎帝神农氏曾“日中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后终因误食断肠草而“崩,葬长沙茶乡之尾”。茶陵县始置于汉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为长沙国22县之一,是我国最早用“茶”字命名对的地名,至今仍是我国县名中唯一使用“茶”字的行政区划。陆羽《茶经》载:“茶陵者,所谓陵谷生茶茗焉。”可见茶陵的得名与种茶有关。在20世纪50年代,长沙魏家堆第十九号墓出土的随葬品中有一方石章,就是著名的“茶陵”石印。上世纪七十年代发掘出来的长沙马王堆一、三号汉墓中的出土文物,随葬品中的茶叶和一幅敬茶仕女帛画,就是西汉以前长沙就已有种茶和饮茶活动的最好佐证。唐朝宰相裴休在任湖南节度使时,长沙就已出现了“茶马互市”这种贸易方式。唐天宝年间的进士、潭州刺史张谓《道林寺送莫侍卿》诗云:

何处堪留客,香林隔翠微。

薜萝通驿骑,山竹挂朝衣。

霜到台乌集,风惊塔雁飞。

饮茶胜饮酒,聊以送将归。

  湖南产茶历史悠久。五代马楚王朝时期,长沙种茶业盛极一时,名品云集。其中高桥银峰最为有名。高桥银峰,因茶条白毫似雪,堆叠如山而得名。高桥银峰茶产于长沙县的高桥乡。这里地处玉皇峰下,周围山丘叠翠,河湖掩映,土层深厚,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历来就是名茶之乡。高桥银峰外形条索紧细、卷曲、显毫,内质香气高悦持久,汤色明亮,滋味鲜嫩纯干,叶底嫩匀明亮。新中国成立后,高桥银峰茶被列为中国名茶和外事部门的礼茶。1964年,高桥银峰寄赠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郭老品尝后,即兴赋诗赞道:“肯让湖州夸紫笋,愿同双井斗红纱。”长沙茶厂采用自己加工的毛尖茶配以洁白、肥壮的茉莉鲜花,以传统的手工窨制工艺,制成的猴王牌毛尖茉莉花茶,被指定为湖南省出国人员礼品和首都钓鱼台国宾馆招待外宾用茶。清同治《宁乡县志》记载:“沩山六度庵、罗仙峰等处皆产茶,唯沩山茶称为上品。” 宁乡沩山毛尖茶相传为唐代贡品。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生前也爱饮用此茶。

  湖南省洞庭湖的君山银针,则更是中国的名茶。据说君山茶的第一颗种子还是四千多年前娥皇、女英(即现葬于君山的二妃)播下的。后唐的第二个皇帝明宗李嗣源,第一回上朝的时候,侍臣为他捧杯沏茶,开水向杯里一倒,马上看到一团白雾腾空而起,慢慢地出现了一只白鹤。这只白鹤对明宗点了三下头,便朝蓝天翩翩飞去了。再往杯子里看,杯中的茶叶都齐崭崭地悬空竖了起来,就像一群破土而出的春笋。过了一会,又慢慢下沉,就像是雪花坠落一般。明宗感到很奇怪,就问侍臣是什么原因。侍臣回答说“这是君山的白鹤泉(即柳毅井)水,泡黄翎毛(即银针茶)缘故。”明宗心里十分高兴,立即下旨把君山银针定为“贡茶”。有茶诗为证:

谭元春

汲君山柳毅水试茶于岳阳楼下

  湖中山一点,山上复清泉。

  泉熟湖光定,瓯香明月天。

  临湖不饮湖,爱汲柳家井。

  茶照上楼人,君山破湖影。

  不风亦不云,静瓷擎月色。

  南岳云雾茶形状独特,其叶尖且长,状似剑,以开水泡之,尖子朝上,叶瓣斜展如旗,颜色鲜绿,沉于水底,恰似玉花璀璨、风姿多彩。尤其是那股浓郁的清香,沁人心脾、甜润醉人﹔甜、辛、酸、苦皆有之,又令人回味良久。在唐代就列为“贡茶”。唐代名典陆羽的《茶经》记载:“茶出山南者,生衡山县山谷”;明末王夫之《南岳采茶诗》:“山下秧争韭叶长,山中茶赛马兰香;逐队上山收晚茗,奈何布谷为人忙。”在海拔500-1000米之间,南岳拥有7000多亩茶园。这里终年云雾缭绕,平均雾日达251.5天。云雾作幕,烟霞为幔,种植出来的茶叶,得灵炁之氤氲,茶叶尖细纤长,色泽翠绿,香气浓郁,频饮此茶则气力强,乃养生之仙药,延年之妙术。有古人诗云:

 唐 李群玉

龙山人惠石廪方及团茶(节选)

  客有衡岳隐,遗余石廪茶。自云凌烟露,采掇春山芽。

  圭璧相压叠,积芳莫能加。碾成黄金粉,轻嫩如松花。

顾渚与方山,谁人留品差。持瓯默吟咏,摇膝空咨嗟。

  古丈毛尖为历史悠久名茶,西晋《荆州土地》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古丈等县便正是在武陵七县之中。主要茶区在古阳镇、东方、龙天坪、牛角山一带。境内武陵山脉横亘,山高谷深,森林密布,洞溪潺湲,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壤肥沃,且含磷丰富。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就是出生在这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古丈毛尖唐代入贡,清代也列为贡品,为皇家享用。古丈毛尖其成茶条索紧细、锋苗挺秀,色泽翠润,白毫满披;清香馥郁,滋味醇爽,回味生津;汤色黄绿明亮,叶底绿嫩匀整。该茶曾于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展出。1980年以来连续五次被评为湖南省名茶。1982年商业部在长沙召开的全国名茶评比会上被评为全国名茶,同年外贸部颁发优质产品荣誉证书。

  石门银峰采于清明前后,按成品要求,采摘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云雾山中茶园的春茶头轮新梢,经摊青、杀青、摊凉、揉捻、炒二青、摊凉、复揉、复烘、做形、提毫、足干等十几道工序精细加工而成,1991年至1993年,石门银峰连续三年获湖南省名优茶评比总分第一名,被定为湖南名茶,1994年在全国名优茶评比中喜银奖,进而被定为中国名茶。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廖汉生品尝之后,兴奋不已,这位曾在30年代多次转战石门的老将军欣然提笔,写下“石门银峰,茶中新秀”的赞词。

  东山秀峰产于湖南石门县东山峰农场。东山峰山势巍峨,峰峦叠翠。品质特征;形扁挺直,色泽翠绿,宛如秀丽山峰,汤色浅绿明亮,嫩香高长,滋味鲜爽回甘,叶底嫩绿明净。 “东山秀峰”外形圆直,色泽翠绿,峰苗显露,恰似秀丽山峰而得名。冲泡后汤色清澈明亮,嫩香高长,滋味鲜爽,回味甘甜,叶底洁净绿嫩。具有条紧直、色翠绿、香高长、味甘甜等特点。当地流传有“东山峰茶、东山峰水,绿水清泉神仙醉”之说。 20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何纪光对“东山秀峰”赋诗:“绿野东山识惠女,碧莲出水舞仙纱。我今偕女天涯走,几曲清歌欢饮茶”。

  兰岭毛尖是湖南省兰岭茶叶有限公司邀请湖南农业大学朱先明教授和尚本清教授现场指导和协助,于1993年

  研制成功的。湖南省兰岭茶叶有限公司(原名湖南省兰岭茶厂,前身为湘阴县六塘茶叶总厂),就建在主产茶区湘阴县六塘乡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县城东北面,与县城相距11公里,湘汨公路经此,交通方便。 湘阴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明嘉靖《湘阴县志》已有记载。清乾隆《湘阴县志》载:“茶产文家铺,又一种产白鹤山,极佳……士人谓之白鹤茶。味极甘香,非他处可比。”清咸丰五年(1885年),左宗棠在柳庄(今樟树乡巡山村柳家冲)辟茶园约0.33公顷,是湘阴最早的成片茶园。华国锋是湘阴第一任县委书记,当他品尝兰岭毛尖后,题写了“严格质量管理,争创一流产品”加勉。1995年3月,江泽民总书记来湖南视察工作时,兰岭毛尖被湖南省委选作唯一的用茶,江总书记品尝后,连声称赞:“不错,不错。”

  安化松针产于湖南省安化县。“安化松针”是我国特种绿茶中针形绿茶的代表,条索长直、圆浑、紧细,其形状若松针,翠绿匀整,白毫显露;其质香气馥郁,滋味醇厚,汤色清澈,可耐冲泡。安化境内的芙蓉山、云台山,自宋代开始,茶树已经是“山崖水畔,不种自生”了。清道光年间,原籍安化的总督陶澍所作《芙蓉江竹枝词》,“才交谷雨见旗枪,安排火坑打箱,芜蓉山顶多女伴,采得仙茶带雾香”。

  金井毛尖系“湖南十大名茶”之一。与君山银针、高桥银峰、古丈毛尖、兰岭毛尖、东山秀峰、南岳云雾、石门银峰、安化松针、野针王齐名。 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长沙县金井产茶就颇有名气,金井毛尖采于只施有机肥料的优良茶树品种,采用适温提毫工艺,使之保持色泽绿、汤色绿、叶底绿的“三绿”品质,外形条索纤细、匀整,卷曲似螺,白毫显露,色泽银绿,光洁滑润;内质清香持久,汤色嫩绿澄澈,滋味清鲜回甜,柔嫩、均匀、明亮、富含微量元素,堪称茶中上品。

  “野针王”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湖南农大著名茶叶专家朱先明教授在湘西武陵山脉调查湖南茶业资源时发现的一种野生茶树品种,由湖南省怡清源桃花源野生茶园基地生产。内含物十分丰富,风味独特,茶氨酸、茶多酚、儿茶素、维生素等内含物比普通品种高出50%以上。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作为“国礼茶”送给当时俄罗斯总统普京。

  2005年评选的湖南十大名茶是:

  第一 君山银针茶 第二 高桥银峰 第三 古丈毛尖 第四 金井毛尖 第五 兰岭绿之剑 第六 东山秀峰 第七 南岳云雾茶 第八 石门银峰 第九 安化松针 第十 野针王

附诗一首 湖湘十大名茶

白日衡岳雾连连,

云绕东山秀峰妍。

深居武陵野王俏,

处处青螺银针鲜。

湘邻皆赞松针好,

茶落高桥石门前。

飘然六塘品绿剑,

香溢金古两毛尖。

  注:白日衡岳雾连连(南岳云雾茶);云绕东山秀峰妍(东山秀峰);深居武陵野王俏(野针王);处处青螺银针鲜(君山银针茶);湘邻皆赞松针好(安化松针);茶落高桥石门前(高桥银峰、石门银峰);飘然六塘品绿剑(兰岭绿之剑);香溢金古两毛尖(金井毛尖、古丈毛尖)。

茶叶网编辑:agronetlx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茶叶网(www.agrotea.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茶叶网”(www.agrotea.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茶叶网(www.agrotea.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茶叶网(www.agrotea.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茶叶网(www.agrotea.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茶叶网”(www.agrotea.com)联系。

热点新闻

·婺源绿茶:千年茶乡的匠心之作
·勐腊县: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陕西省安康市:秦巴明珠续写香茗传奇
·湖南双牌:苦瓜红茶受欢迎(图)
·临沧创新思路造“天下茶仓”(图)
·云南绿春县:一片茶叶的“致富经”(图)
·信阳浉河区:茶乡的“扮靓秘方”(图)
·上半年农民收入增6.6%,农业农村经济稳...